“五位一体”谱华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29))——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2021-08-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57.如何理解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襟带崇墉分淀泊,阑干依斗望京华。”河北白洋淀凉亭上的这副楹联,生动表达了碧波荡漾的白洋淀与首都北京不同寻常的关联。2017年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这为推动构建新时代区域经济布局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言习语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

 

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治理中国这样的大国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世界少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生产力布局经历过几次重大调整。“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有70%以上布局在北方,其中东北占了54项。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正确处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展“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了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一系列重大举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们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相继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随着这些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各区域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著。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已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一些北方省份增长放缓,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部分区域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传统工矿区城市发展活力不足。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

 

新时代需要新思维,新形势呼唤新布局。做好区域协调发展大文章,总的思路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一思路,适应了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空间治理、保障民生底线,推动形成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关键在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一幅幅崭新的区域经济布局画卷正在华夏大地徐徐铺展。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答卷,是适应发展新形势、向世界展现“中国之治”显著优势的生动写照。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我国的区域发展必将越来越协调、平衡,越来越充满生机活力。

 

58.如何理解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山林交融,天水一色,雄秀与苍茫相映,江水清碧见底,村落集镇点缀其间,万千气象沿江挥洒……元代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生动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山水田园的秀丽景象,把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和美丽家园的梦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如今,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神来之笔”,正绘就一幅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习言习语

 

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一个历史性课题。鸦片战争后,我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农民命运更加悲惨。孙中山先生对此痛心疾首,提出要对农业“振兴而改良之”。之后,梁漱溟、晏阳初等一些有识之士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由于旧的社会制度的制约,再加上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他们的探索难以深入下去。我们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带领亿万农民求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发展集体经济、大兴农田水利,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了改革序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篇全面振兴的大文章。在这一战略中,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坚持总目标,就是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坚持总方针,就是要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坚持总要求,就是要以产业兴旺为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以生态宜居为内在要求,以乡风文明为紧迫任务,以治理有效为重要保障,以生活富裕为主要目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业农村与国家同步实现现代化、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在我国拥有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清醒看到,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不高、农村发展滞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比较突出,并带有一定普遍性,必须切实加以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必须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保障好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好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供给,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要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强大合力,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苦干实干、久久为功,以奋斗成就乡村振兴伟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26日 05 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