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冷”资源撬动文旅“热”经济——“七台河模式”系列调研报道之五

2024-01-18 来源:中国体育报

走在七台河的大街上,随处可见短道速滑元素。2013年落成的以室内滑冰馆为主体的七台河体育中心既是短道速滑训练基地,也是大型短道速滑赛事的舞台;记录着七台河短道速滑40年奋进史的冠军馆是传承冠军文化的重要阵地;2023年落成的名为“奥运冠军之城”的金色巨大冠军奖杯成为城市新地标和打卡地……以短道速滑为支点,冰雪运动的杠杆已经开始撬动这座城市的文化、旅游、经济……这座工业小城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大靖加油!”“韩天宇加油!”伴随场上运动员们风驰电掣,观众席上爆发出阵阵欢呼声。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2023年12月16日在七台河体育中心开赛,平时安静的体育馆因为武大靖、韩天宇、张雨婷、张楚桐等冬奥名将的参赛而座无虚席。

 

“售票的第一天我就抢了门票,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人,这次能现场看他们比赛,太开心了。”市民刘先生说。追着赛事和知名运动员而来的还有全国各地的短道迷,他们早早就在研究赛程、订购机票和安排住宿。

 

随着冰雪场地设施硬件条件的提升,七台河市发挥短道速滑优势,深挖短道速滑资源,发挥冰雪赛事带动作用,积极探索“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冰雪赛事旅游目的地,相继承办了一系列国家和省级短道速滑比赛,包括中俄短道速滑邀请赛、中国杯短道速滑精英联赛、黑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达30余场。2023年上半年,承办了全国和黑龙江省5场短道速滑赛事,据不完全统计,赛事期间累计接待参赛人员2000余人,带动住宿、餐饮、旅游业消费近千万元。

 

这些赛事的举办促进了七台河冰雪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滑冰,聚人气、促消费、攒商机,餐饮、住宿、旅游等产业协同发展。

 

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全国短道速滑青年锦标赛、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锦标赛和青年锦标赛未来三年将落户七台河,全国、省级最高级别赛事的加持将为七台河带来更多关注。“连续三年取得四项份量如此之重的赛事举办权,对于七台河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七台河市体育局副局长王猛说,要借此契机着力打造品牌赛事、精品赛事,做强赛事经济,使赛事成为七台河的新名片,拉动当地消费,吸引外来游客,成为牵引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伴随“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兴起,“跟着赛事去旅游”催生了体验式消费与沉浸式消费。体育文旅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新风向,为地方发展赛事经济提供了新思路、新道路。体育和旅游非常强调场景的业态,要让“赛事旅游”能留住游客,变赛事“流量”为旅游“留量”,靠的是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体育氛围。

 

七台河具备这样的优势,深入血脉的冰雪文化和冠军精神营造了不可复制的氛围和条件。“七台河能办好全国赛事,这里有非常浓厚的体育氛围,是奥运冠军之城。期待七台河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前来参赛的武大靖感受到了现场热烈的氛围,感受到七台河人懂短道、爱短道。

 

短道速滑为七台河打出了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跟着赛事来旅游,也进一步激发了当地群众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和参与。1月6日,第十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暨2023—2024年度七台河“赏冰乐雪”“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系列活动在桃山区万宝湖拉开序幕,首届室外滑冰马拉松赛吸引了近千市民参加。纵使寒风凛冽也难挡大众热情,据七台河市滑冰协会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参赛运动员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72岁。

 

“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在这里得到生动实践。一条条冰雪旅游线路陆续开发,“奥运冠军之城”招牌擦得更亮。七台河牵头成立“哈牡七”旅游联合体,把三地优质冰雪资源“串珠成链”,放大资源组合乘数效应,做强做大冰雪经济产业;推出短道速滑冠军馆、关东雪村等系列冰雪研学游、探秘冬奥冠军城之旅等游学线路,七台河冠军之城旅游线路入选黑龙江省“十条冰雪旅游精品路线”;依托冠军桥、冠军馆、庆余公园、冠军启航教育实训基地等多种冠军元素,开发了观、滑、品、钓等多种冰雪体验项目,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到七台河赏冰乐雪。从供给侧创造新需求,释放出强劲的消费动力和内需潜力,将冰雪“冷资源”变成文旅“热经济”。据统计,2023年,七台河共推出21条旅游线路,旅游接待人数达到67万人次,获得旅游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50%,走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新天地。

 

从“乌金”到“雪白”,七台河的产业重心正在从煤炭向冰雪运动倾斜。冰雪运动、冠军文化正在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创造力和赶超力,推动七台河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提高冰雪产业与关联业态跨界融合,拓展“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打造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名片。(转自1月12日《中国体育报》01版,作者:王静 田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