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30周年工作报告摘编

2024-01-03 来源:中国体育报

践行体育公益,运动员这样说……

 

陈一冰(陈一冰体育教育专项基金发起人、奥运冠军):

 

2020年12月18日,我以个人的名义在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下发起设立了“陈一冰体育教育专项基金”。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背景下,该基金始终贯彻以“无体育 不教育”为宗旨,主要围绕”陈一冰极简运动“开展相关公益项目,并且积极参与“中华益动行”项目,举办“陈一冰极简运动”功能优化训练公益课堂及“陈一冰体能赛”,截至目前项目覆盖30余个社区居民,5000余名民众参与。

 

该基金自设立以来成长的速度很快,这一切与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作为曾经的体操运动员,我希望在退役后再为体操事业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为体操注入新的活力,发掘培养新的体操新秀。未来将推广“快乐体操进校园”和“AI体育课后运动训练测评系统进校园”公益项目,为青少年体育教育事业做更多的努力。

 

高敏(北京星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奥运冠军):

 

近年来,我与140多位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及20多位我国顶级的体能专家一起成立了星能公益基金会,在这个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运作一个基金会的难度。所以,由衷地感谢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30年来为中国运动员的保障和发展作出的贡献。

 

5年来,星能公益基金会携手400多人次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和体能专家,为18个省市近百所体校和学校带去了专业体育课程;基金会资助了17位重伤重病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和588位困难小运动员和学生,走访了67户困难运动员家庭。最让我们自豪的是,超过10位被资助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其中范可新获得北京冬奥会冠军。截至目前,“星能冠军助学项目”直接受益者已达数十万人。

 

希望未来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和星能公益基金会能够共同开展运动员保障和体教融合等各方面的项目合作,点燃全民健身的“星星之火”。

 

桑兰(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运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今年是我受伤的第25个年头,在这些年里除了我自己顽强地与命运抗争,更离不开同仁们,还有总局领导及体育基金会的关怀。

 

作为一名退役运动员,我一直坚信用体育精神来塑造自己的人生,来更好地回报社会,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也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扶持与帮助。

 

作为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运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一直都很关注运动员的保障事业,如今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给予退役运动员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让更多的运动员、教练员更好、更幸福地生活。

 

我相信,每一名曾经在赛场上拼搏过的运动员,都有着顽强的意志品质,在退役转型的路上,我们也愿意挥洒汗水,继续发光发热,为体育事业多作贡献,也期待有更多的朋友和企业、社会团体能够加入到体育公益当中,把我们的体育事业做得更好。(转自12月26日《中国体育报》05版,作者:刘昕彤整理)

Baidu
map